人民日报:共话传承保护!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姜晓丹 张晓灵2023-11-22 22:20浏览量10.9万

一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初心,一支多学科研究人员创始组成的研究团队,一系列古籍保护与利用相关的创新应用成果,正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书写着一段新时代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佳话。

1119日至21日,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办。会议通过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纸质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新时代下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新路径、新模式,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实举措,推动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多领域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44890471.jpg?x-oss-process=style/w10

 

线上线下,万人参会

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会议主席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樊慧明。

39956184.jpg?x-oss-process=style/w10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了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余家单位超400人线下参会,会议同步在平台线上直播,累计线上观看人数超2万人。

开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广州大典》编委会主任兼主编陈建华,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崔颂东分别致辞,高度评价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并对本次大会将获得的成果表示期待。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雪辉作学院介绍。

李正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他指出,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华工人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信念,树起了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作为地处大湾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工始终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打造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华工模式。他强调,推动文献保护是赓续文化传承、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之举。多年来,学校面向我国文献保护创新技术需求,充分发挥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多个强势学科作用,为我国文献保护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他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大家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必将为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提供前瞻理念和技术支撑,必将产出更多的标志性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将持续推进文献保护建设,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文献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华工智慧华工力量

陈建华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感谢华工以樊慧明教授为首的造纸专家们为《广州大典》在出版用纸等方面提供的科技支撑,让《广州大典》能够传承更长时间、保持更好。新时代,国家对中华古籍文献的保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他介绍了文献保护载体硅基与碳基存储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基因存储技术在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再过100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小于等于1%,今天的学术研讨会,就是在对未来的这99%以上的未知进行探索,我们必须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果。

崔颂东在致辞中指出,保护好古籍文献,就是守护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续写民族精神。广州市社科联深入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弘扬,长期资助专家学者开展《广州大典》和岭南文化相关课题研究以及资助青年学人的《广州大典》博士论文,长期资助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多次组织开展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岭南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焕发新的魅力。对文献研究和文化传承战线的社科工作者,他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要加大古籍文献的保护和研究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原生性保护修复和再生性综合利用,让世人读得懂、传得下去。二是要深入挖掘古籍文献的历史价值与思想内涵,把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而激活其生命力。

跨界共融,引领未来

本次大会历时1天半,以跨界共融,引领未来为主题,共征集到相关研究领域论文摘要82个,共设会议报告53个,其中主旨报告3个、特邀报告16个、学术报告33个。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樊慧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玉虎,分别作主旨演讲。

杨冬权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文献保护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让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得以巩固,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传统思想得以继承的重要工作,对壮大国家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实现文献保护要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既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也要做好现代文化传承,既要重视非电子文献保护,也要重视电子文献保护;二是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三是要做好对受损文献的抢救修复工作;四是要搞异质和异地备份。他强调,对文献进行开发利用是最长远的文献保护和最好的文化传承。

樊慧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针对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在过去对古籍关注非常多,对近现代文献和现当代重要文献关注偏少,对编撰再版方面关注多,从科技创新和文理工科交叉融合相对较少,更多地关注如何高效、低成本、智能化、环保、节能以及多功能地造纸,较少关注产品应用对珍贵文献保护与传承的影响。他认为,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相比电子文献载体在保存周期等方面占有优势,纸质文献保护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是造纸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应尽之责。他认为,纸质文献保护一般分为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文献的原生性保护与利用是文化自信的最重要基础,纸质要以科技创新促进纸质文献的原生性保护、传播与利用、预防性保护与修复。他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纸质文献保护修复材料、方法、智能化批量装备、适应不同需求的耐保存纸质文献材料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成果,在纸质文献的无损检测与技术鉴定、老化规律、科学评价体系构建、墨迹影响规律与受损墨迹还原等方面的理论探索进展。

李玉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科学保护和恢复档案原件原貌,对档案进行预防性保护,是档案保护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他介绍了研究团队在档案原貌科学修复与防灾保护工作的最新研究进展,如褪变档案字迹恢复与保护”“修复工程中易损毁档案加固”“档案图书整体规模化气相脱酸与加固”“酸化糟朽双面档案超细纯棉网兼容性修复与加固等,提出要创立整体性、引领性濒危档案原貌科学修复与保护工程技术。针对档案原貌科学修复,他提出要研制环保型防灾耐久收藏装具,整体应用产生群体效应,形成密集的防火、防虫、防霉、防酸屏障,构建具备强大自防护型防灾耐久功能的绿色馆库,践行国家双碳目标,为保护、传承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根脉贡献档案保护的科技力量。

与会专家围绕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研究、古籍修复与手工纸技艺非遗传承、图书档案文物与文化传承研究、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承(电子化、数字化、文化传播等)、岭南文献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创新方法,实现快速批量智能化修复保护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走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文献保护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070999298.jpg?x-oss-process=style/w10

据悉,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轻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实验室自建室起,就组建了由80%党员组成的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面向我国文献保护创新技术需求,主攻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对策、纸质文献利用技术服务、当代重要文献预防性保护对策三大方向,持续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樊慧明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创新了文献保护新方法,开发了多种脱酸与增强材料、纸质文献脱酸增强系列智能化批量化装备和多种耐保存专用纸,为我国的纸质文献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策建议和人才储备,也为红色党史文献的保护利用提供科技支撑。科研成果应用于《广州大典》、孙中山大元帅府等文献保护,服务于红色甲工等党史重要文献保护修复,让古籍重获新生;特别是自主研制的整本书超声雾化法式脱酸增强装置,实现了纸质文献快速批量智能化修复保护处理。同时,还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华造纸术与文化科普基地等,为国家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增彩添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研究成果还被制作成了微党课等党史教育宣传材料,以榜样为标杆,学习先进模范,激励党员担当使命、奋发有为。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示,文献既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励中华儿女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力量源泉。文献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传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加强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会议气氛热烈,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深受与会人员的好评,会议最后达成一致共识,计划未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研讨会。

责任编辑:姜晓丹

转自人民日报链接:共话传承保护!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3769247692112\FileStorage\Temp\1700979677223.png

 

新闻中心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华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天邦集团纸业有限公司

泰格林纸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宜宾纸业股份公司

河南漯河银鸽纸业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旭丰纸业有限公司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新亚纸业有限公司

辽宁金城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冶银河纸业有限公司

安徽万邦纸业有限公司

珠江特种纸有限公司

河北宣化纸业有限公司

广东甘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临清银河纸业有限公司

安徽万邦高森造纸有限公司

湖南江华双龙纸业有限公司

珠江特种纸业有限公司

湖北监利大枫纸业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灏源纸业有限公司

广东江南纸业有限公司

湖南源江林源纸业有限公司

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

江西金嘉纸业有限公司

四川亚西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四川新吉鸿纸业有限公司 

友好合作

友好合作